在中原地區廣泛種植的栗、黍、獠、梁、蕎麥等,也被女真人引入種植。
南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讓女真族人以前不敢想的一些農作物成為了現實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由于鐵制農業生產工具的廣泛使用,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農作物品種也日益增多。金初,不種谷麥,只種稷子春糧。以后農作物品種日益增多,農作物有小麥、粟、黍、稗、麻、菽類等;蔬菜類有蔥、蒜、韭、葵、芥、瓜等。 金廷又鼓勵墾荒,例如規定開墾荒地或黃河灘地可以減免租稅,所以開墾農田面積有所增加。
由于女真族屬于東北民族,其畜牧業也十分發達。金帝完顏亮時原有九個群牧所。在南征時,征調戰馬達五十六萬多匹,然而因戰事大半損失,到金世宗初年僅剩下四個。金世宗開始復蘇畜牧業,當時在撫州、臨潢府、泰州等地設立七個群牧所。1168年起,下令保護馬、牛,禁止宰殺,禁止商賈和舟車使用馬匹。又規定對群牧官、群牧人等,按牲畜滋息損耗給予賞罰。經常派出官員核實牲畜數字,發現短缺就處分官吏,由放牧人賠償。
完顏阿骨打伐遼的十年期間,就未停止過農業的重視。大力的發展農業,慢慢轉變的女真人的飲食重點。在后世的幾位統治者身上也延續了這種優秀的品質,使得女真族人的主食、蔬菜、水果的品種不斷的擴充。地域的不同所產出的品種也不同,例如梨就盛產于遼寧一代,柑橘就是中原一代的產物了。而這兩種水果,在金朝鼓勵大力發展農業后成為人們喜愛的水果。發展農業的同時,世宗也特別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下令禁止過度捕殺動物。使得金朝時期的生態環境極其優異,同時也間接的克制了女真族人食肉為主的習俗。
漢人酷愛飲茶的習俗卻征服了女真族的飲食習慣。因為女真族喜愛食肉,而茶飲對于食肉之后的不適有極大的益處,使得女真族人對飲茶投入了極大的熱情。飲茶對于女真人來說是一種先進的文化,人們為了追求這種文化的新潮,使得飲茶這習俗在金朝經久不衰。
酒,以糜釀造,度數不高,但多飲亦醉。女真人嗜酒,金代飲酒之風非常盛行。金朝君臣官民往往因酒出事。史書記載,金景祖嗜酒好色,飲啖過人;金世祖曾經乘醉騎驢入室。金熙宗“荒于酒,與近臣飲”,沒日沒夜地喝,并“酗酒妄殺”。海陵時曾嚴禁朝官飲酒,犯者處死。世宗詔猛安謀克,只有節辰和祭天日方許飲燕聚會,在農忙之際不許飲燕或赴會他所,就是農閑之月,也不許痛飲,犯者抵罪。女真人飲酒不以菜肴為佐,或先食畢而后飲,或先飲畢而后食。飲時也不是人手一杯,而是用一個木杓或杯子循環傳遞,每傳飲—巡謂之“一行”,宴客或二行,或五行、九行,以至“飲酒無算”,然后進食肉飯。
狩獵是有季節性的,民間的漁獵按四時安排不同的活動,通常正月釣魚海上,于水底釣大魚;二三月放海東青打雁;四五月打麋鹿;六七月不出獵﹔八九月打虎豹之類,直至歲終。這差不多是東北各族的通例。金人皇家一年圍獵的次數在遷都燕京前后進行過調整:全國酷喜田獵。
女真正常生活還是以谷物食品為主,品種有耖、粥、米飯,餅、饅頭及糕點等
耖:就是炒米、炒面之屆,制作簡單,和遼代飲食中的耖差不多。契丹人除食牛羊肉之外,問食耖、粥。女真人也食耖、粥。《金史》卷—《世紀》載,女真早期,在—次戰斗,金世祖頦里缽令士卒解甲少憩,“以水沃面,調耖水飲之”。于此可見,在行軍時,要攜帶耖與水。
日常生活中,米飯、粥為主。奇怪的是“以半生米為飯,漬以生狗血及蔥韭之屬和而食之,(筆)之以蕪荑”。也就是說米飯做出來半生的時候就吃。用生狗血就飯是特色,經過研究測試,這樣的吃法使人精力充沛,善于奔馳。
宋朝使者許亢宗出使金國的第九程中,受到金國接伴使的款待,“是晚,酒五行,進飯,用粟,鈔以匕;別置粥一盂,鈔一小杓,與飯同下。好研芥子,和醋伴肉食,心血臟瀹羹,摻以韭菜,穢污不可向口,虜入嗜之。”
如此看來,女真人的飯,是用小米(粟)做成飯,然后再加動物肉、內臟、血以及蔬菜等混合而成。他們自己吃的香噴噴的,可是南宋的使者卻難以下咽。值得指出的是,金朝的統帥和士兵吃的是一樣的。